賺錢還是虧錢,地鐵賺錢還是虧錢?

賺錢還是虧錢地鐵賺錢還是虧錢?

賺錢還是虧錢,地鐵賺錢還是虧錢?

不要在玩牌的時候數錢

在《行為投資學手冊》中曾提到一個經典案例:拋一枚均勻的硬幣,如果你輸了就必須支付100美元,如果你贏了,你會認為贏多少錢才會覺得這個賭局很有吸引力?

根據數據,600名基金經理的平均答案是200美元,這意味着他們平均預計贏得的金額是可能輸掉金額的兩倍。

這段回答是非常典型的。根據一般觀點,人們對於同等金額的收益和損失的厭惡程度大約是2到2.5倍的關係,這叫做損失厭惡(loss aversion)。

面對盈利,“搏”還是“不搏”?

很多潛在投資者出於對虧損的恐懼,不敢邁出投資第一步,寧可持有的資金因通脹而貶值,也更樂於看到自己的老本安穩地存在銀行戶頭。然而,在整個投資生涯中,這種非理性的保守思想可能會讓投資人錯失可觀的盈利機會。

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,我們應該保持冷靜,提醒自己:儘管存在虧損的風險,但長期投資者更有可能因為承擔的風險而獲得更高的回報。

面對虧損,你需要知道何時放棄

在投資中不可避免會遇到虧損,就像無法避免黑夜一樣。如何應對虧損是一課非常重要的投資技巧。

在投資時,當我們遇到虧損的頭寸時,常常會本能地選擇不賣出。這是因為我們希望避免實際確認虧損,而盼望價格重新回升。然而,這種行為往往是錯誤的決策,因為它表現了對虧損的厭惡,而非理性的風險偏好。這種錯誤決策每天都會在投資者中出現。

人們更關心損失一美元,而不是賺到一美元。特維迪-布朗(Tweedy Browne)公司的克里斯托弗·布朗(Christopher Browne)對此給出了更深入的實用界定,他指出,在賣出股票時,應該明確區分股票是“複利機器(compounds)”還是“雪茄煙蒂(cigar butt stocks)”。

即使公司經營狀況不佳,只要股價足夠便宜,就有投資價值。如果股票屬於雪茄煙蒂型公司,當價格出現反彈時應果斷拋售,因為股價還會再次下跌。

投資者可以通過複利機器實現連續不斷地創造優秀的複合回報。當投資標的的價格回撤到價值區間時,投資者應該不僅進行買入操作,而且可以適當加倉。

投資者需要了解“複利機器”和“雪茄煙蒂”之間的區別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
巴菲特將他的導師本傑明·格雷厄姆的投資風格描述為“雪茄煙蒂投資”,即購買被低估的股票,幾乎不考慮其背後的產業經濟狀況,然後在其接近內在價值時出售。巴菲特還將某些股票形容為“複利機器”,因為它們的內在價值會隨着時間增長,讓投資者在較長時期內獲得回報(假設市場價格不會超出內在價值太多)。

因此,對於我們來說,要知道何時抓緊機會,何時放手;知道何時堅持,何時放棄。千萬不要在比賽進行時考慮輸贏,等比賽結束,有的是時間。

短視與長期投資

厭惡損失很可能是我們遺傳基因中紮根的一種情緒反應。更糟糕的是,這種厭惡損失會導致我們更加短視,過分關注眼前利益,而忽視長期投資的價值。頻繁查看投資組合可能會讓我們看到股價的波動,從而更容易感受到虧損。

喬爾·格林布拉特在其傑作《股市穩賺》一書中提到,損失厭惡是阻止人們按照他的神奇公式進行投資的一種心理偏差。他指出:“如果每天辛辛苦苦地盯着那些股票,數月甚至數年的表現都不如市場平均水平,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?神奇公式投資組合在測試的每12個月中有5個月表現不如市場。但考慮到年收益率,神奇公式投資組合在每4年中有3年都超越了市場平均水平。”

Baupost Group的創始人塞思·卡拉曼認為,即使有技術可以實時了解投資表現,也不需要,因為這與他注重長期理念背道而馳。因此,正確的目標是獲取長期良好收益。過度關注短期收益不僅意義不大,而且會對長期投資收益產生負面影響。

參考文獻:

詹姆斯·蒙蒂爾是《行為投資學手冊:投資者如何避免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》一書的作者。

對於寫《投資最重要的事》的霍華德·馬克斯來說,他強調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控制風險。根據他的觀點,投資者應該專註於保護資本,並且深入了解市場和投資產品的特點。馬克斯認為,投資者不應該被短期市場波動影響,而是要利用長期投資策略,堅持價值投資原則來獲得長期回報。

《非理性繁榮》是由著名作家羅伯特·J·希勒所著。

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idn1319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加密狗互聯網創業實戰學堂立場,如若轉載,請註明出處:https://sm149.com/web/6096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