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車行業的發展,面臨著充電問題被視為“最後一公里”。充電樁的建設不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,同時也是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重要支撐。
從國家政策方面
充電樁被列為國家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,這表明在未來的發展規劃中,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重點之一。
“十四五”規劃提出將充電樁建設納入規劃,並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得到推動,目前已成為多個省市的共同基調。
工信部、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一份通知,啟動了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的先行區試點工作。
政策的方向正在從“補貼電動車”轉向“補貼充電樁”,重點支持充電設施建設、運營。
市場需求方面
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最新數據統計,2022年1~12月,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59.3萬台,新能源汽車銷量688.7萬輛。充電基礎設施和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,樁車增量比為1:2.7。這與國務院頒布的《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》中規劃的車樁比約1:1的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。
國內充電基礎設施的總體規劃和布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,主要體現在充電樁的布設速度過慢,且主要集中在一、二線城市的密集住宅和商業發達區域。充電樁已經成為市場上的迫切需求,而且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有待開發。在未來的10年內,中國充電樁建設仍然面臨著6300萬的缺口。
投資回報方面
根據數據測算,安裝了40KW直流共享私樁,投入了10000+。每天平均服務8小時,每天可以充電320度。市場普遍服務費為0.5元/度電。根據這些數據,可以計算收益如下:
天均收益計算公式為:7(天) × 320(產量) × 0.5(單價)=1120元。
月均收益:30天 * 320元/天 * 0.5=4800元
年均收益計算公式為:365(天) × 320(元每天) × 0.5(收益比率)=58400元。
通常情況下,大約需要三個月左右就能夠收回投資成本。

根據數據測算,在安裝一個20KW直流共享私樁,只需要投入幾千元,每天平均服務8小時,每次充電160度的情況下,假設市場普遍服務費為0.5元/度電,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得到的收益如下:
平均日收益為7元,月收益可達560元。
月均收益計算公式為:30天 X 160元/天 X 0.5=2400元。
根據年均收益的公式,365天乘以每天的收益160元,再乘以收益率0.5,得到年均收益為29200元。
在正常經營條件下,通常只需要兩個月就可以收回投資成本。
投資充電站的第一步是進行選址規劃,考慮到市場規模已達千億美元,競爭對手也在不斷增加,因此土地和市場資源也日益緊俏。要搶佔先機,不能等待,早日進入市場才能贏得更多利潤。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加密狗互聯網創業實戰學堂立場,如若轉載,請註明出處:https://sm149.com/web/4413.html